蘇花高建不建? 讓實地探訪台灣生態的專家告訴你,興建蘇花高為環境帶來多大的影響,和外來物種入侵台灣的噩夢。在社會進步的同時,該如何在環境生態和建設發展間取得平衡?生於斯長於斯,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請大家跟著紅螞蟻一起關心台灣、瞭解台灣!
是最近頗為熱門的話題,但社會大眾接收到的媒體訊息,總是兩方人馬唇槍舌戰、你來我往互不退讓,不想湊在門外看熱鬧,回家趕緊上網撈資料,卻又迷失在茫茫的網海中,資訊正確性誰來把關?
翻開《生態瞬間》跟著榮獲【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的方偉達博士,深入台灣各地,關心這片你我生長的土地。筆者引用諸多台灣著名的生態景點,人文與自然發展下的生態。每個主題皆有歷史介紹、地名由來、生態概況,最後,貼心附上標示清楚的交通地圖,提供讀者規劃知性之旅,身體力行貼近台灣。
精彩內容搶先看
阿美族的豐饒原鄉--花蓮馬太鞍濕地
從飛機上向花東縱谷遠望,蜿蜒的溪流自中央山脈切穿成峽谷地形,再向東流入花東縱谷,但是因為水流受阻於海岸山脈,潺潺流水再向北流匯入花蓮溪,成為一條一條的支流。其中馬太鞍溪和南清水溪南北兩條溪流,形成光復鄉馬太鞍地區的重要水源,「馬太鞍」(Vata'an),同時也是阿美族很早之前就定居的地方。我翻查部落歷史,馬太鞍是阿美族的祖先從塔谷漠(Takomo)移居的地方。
那麼,塔谷漠又在哪裡呢?塔谷漠是一塊沖積平原,在馬太鞍溪畔,位置約在花蓮縣鳳林鎮與光復鄉的交界處,目前是內政部計畫中的鳳林休閒渡假園區。在鳳林休閒渡假園區外,沿著台九線公路迎面而來的招牌寫著「流奶與蜜之地」。這個內政部營建署新生地開發局與花蓮縣政府共同開發的鳳林休閒渡假園區,面積四一五公頃,過去是阿美族馬太鞍部落的發祥地,也是馬太鞍的古戰場。
流奶與蜜之地
阿美族人自稱為「邦查」(Pangtsax),「邦查」是「人」的意思。其實,所有的原住民族的族名,例如:達悟(Tao)、泰雅(Tayan)、布農(Bunun)和鄒族(Cou),都是原住民自稱「人」的意思。至於「阿美」這個名稱,始於「阿米斯」(Amis)。根據清朝及日治時代官書的記載,漢人和日本人都是以「阿眉」來稱呼花蓮和台東的原住民。「阿眉」是南方的卑南族對於居住於北方阿美族人的稱呼,含意為「北方」。
傳說自遠古時代,阿美族的祖先從花蓮豐濱一帶上岸,在舞鶴建立了部落, 但是因為人口繁衍,面臨糧食短缺的問題,有一隻部落便向北遷徙,成為最早進入花東縱谷的阿美族群,在人類學者的分類中,屬於秀姑巒阿美族系。當時部落領袖帶著族人翻越海岸山脈,看見馬太鞍溪畔遼闊的平原,還有梅花鹿在平原上奔馳,但是因為連日大雨的關係,他們等待積水退去後,開始定居在溪畔的塔谷漠,成為現今馬太鞍人的祖先。
後來,馬太鞍人擴散族群到外地,北到花蓮鯉魚潭,南到台東大坡池,都可 以聽到馬太鞍腔的阿美族語言。
因為馬太鞍溪洪水暴漲,造成塔谷漠氾濫,馬太鞍部落才沿著馬太鞍溪 向上游遷徙,尋找心目中「流奶與蜜之地」。最後在中央山脈的馬錫山(海拔一一九三公尺)山腳下定居下來。在馬太鞍部落的南方就是著名的「馬太鞍濕地」,因為馬錫山攔截地形雨,雨水降落後,使豐富的地下水自山腳下湧出,形成馬太鞍沼澤區。
「馬太鞍」是一種樹豆
「那麼,為什麼要叫做馬太鞍呢?」
馬太鞍在阿美族語中是「樹豆」(vata'an)的名稱,樹豆(Cajanus cajan )是亞熱帶的豆科作物,又叫木豆、柳豆、白樹豆或埔姜豆。相傳臺灣原住民自古就開始種植,所以漢人又稱這種平地難以見到的豆科植物為番仔豆。
樹豆氣味獨特,其中黑色樹豆具有民俗療效,多種植於馬太鞍地區。但是樹豆不是臺灣原生種植物,其起源有可能來自於非洲東北部或是印度。在史前時代樹豆就已經在東南亞開始栽培,後來還引進美洲。
「那麼,是因為海上貿易有了樹豆,才有了馬太鞍地名嗎?」「還是有了馬 太鞍地名,才將貿易得來的樹豆叫做馬太鞍呢?」因為馬太鞍阿美族栽種樹豆的歷史缺乏文字記載,有關於馬太鞍和樹豆的關係,讓台灣史學者傷透腦筋。然而,可以相信的是樹豆(vata'an)用漢字發音應該是「法達岸」,而「馬太鞍」為日據時代日本人音譯所取名的漢字。西元一九三七年日本人稱呼此地為
「上大和」,以紀念上古的大和國,到了臺灣回歸國民黨統治,國民政府廢除上大和,改制為「光復鄉」。
一片特殊的濕地
濕地在馬太鞍阿美族語是felen,讓我想到沼澤(fen)這個英文單字,至今英國英格蘭東部的沼澤地區仍稱呼為Fen,甚至有千湖國稱呼的芬蘭(Finland),字根也是由沼澤(fen)這個單字而來。
過去,馬太鞍濕地在阿美族人的眼中,是充滿著危機的地方。由於濕地地勢低窪柔軟,很容易陷在裡面爬不出來,成年人嚴禁小孩接近濕地。而濕地除了有毒蛇還有猛獸,還是梅花鹿的天然陷阱,荷蘭人統治台灣南部的時期,用槍枝和阿美族人交換鹿皮。因為馬太鞍盛產鹿皮,運用濕地這種天然的陷阱捕捉梅花鹿,毛皮完整沒有缺陷,同時沒有傷痕,受到荷蘭人的喜愛。
阿美族人捕捉梅花鹿是因為經濟上的需求,但是在馬太鞍阿美族的生態觀念中,「敬天愛物」則是充滿著母性主義的宇宙和平觀。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傳統信仰認為太陽是女神,而月亮是男神。月亮和太陽主宰宇宙的生命循環。太陽女神主管人類壽命;月亮男神主管動植物和礦物。
面對台灣東部洪水經常氾濫的惡劣生態環境,古代阿美族人相信做好事,就 能夠保障馬太鞍溪不氾濫,而且作物年年豐收。他們相信草木山水是人類的父母,而蟲魚鳥獸則是人類的兄弟姊妹。在傳統服飾上,可以看出來愛好和平的阿美族人的圖騰以草木為主,而不像是其他的原住民部落以動物為主。因為阿美族人相信動物圖騰會招致惡靈。
千百年來阿美族馬太鞍人服膺祖先的訓誡,守住這一片山腳伏流湧泉產生的沼澤濕地,以農耕、捕魚及狩獵的方式,讓濕地成為馬太鞍部落最豐饒的生產區域,而且形成一種人與濕地和諧共生的特殊文化,這是台灣其他的濕地看不到的畫面。
想要好好瞭解台灣的朋友們,趕快讓《生態瞬間》住進你家的書櫃。爸爸、媽媽們也可以參考本書裡的地圖,帶著孩子邊學邊玩,來一場知性又有趣的生態之旅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