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代的悲劇,一甲子的漂泊

一部兩岸風與六十年的滄桑故事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 2009.06.22 

前言

動盪的一九四九,山東男孩高秉涵在兵荒馬亂中,牢記母親的叮嚀:「跟著帽子上有太陽(白日)的,不要跟著星星」,跋涉千里,來到台灣展開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九四八年,高秉涵十三歲,剛從山東省渮澤縣第二小學畢業,並報考縣立簡易鄉村師範學校初中部,拿到新生錄取證明書。

當年國共內戰激烈,山東一帶戰雲密布,菏澤孤城也危在旦夕。高秉涵的父親是國民黨員,遭進逼的共產黨殺害,但是高秉涵的阿姨和兩個姊姊認為國民黨腐敗、蔣介石抗戰不力,已早一年跑到延安,偷偷加入共產黨,對家中變故渾然不知。

 

001(001).jpg

同窗情靠這張小學畢業照,高秉涵(後排右四)在台灣和校長(左立者)相認,改變他劫後餘生的命運。
記者曾吉松卅翻攝 
影中人:高秉涵
地點:山東省菏澤縣
提供者:高秉涵


母一再說:別跟錯星星

那時,國民政府在江南廣設流亡學校,免費收容華北淪陷區學生。高秉涵於是帶著一張小學團體畢業照和初中錄取證明書,跟隨學長逃奔江南。

「如果學校解散了,你要緊跟著國軍走。國軍不回來,你千萬不可以回來,回來你就沒命了。」臨別前,母親一再叮囑:「軍帽上有個太陽的才是國軍,有星星的是八路軍……,別跟錯了。」這一幕深烙在高秉涵腦海裡,至今難忘。

街頭被押 在國軍當小

一九四九年春節過後,國共兩軍對峙長江兩岸,這時政府無暇顧及流亡學生,設在江蘇無錫的魯南中學第七分校,就在連日斷炊中不宣而散。年長的學生投筆從戎,維持生活;多數學生結夥渡長江返鄉。高秉涵拎著簡單行囊,徘徊在無錫街頭,不知何去何從。

這時突然有兩個荷槍士兵強押高秉涵上軍車,換搭軍用火車,連夜開往安徽蕪湖。高秉涵抬頭端詳這些官兵的軍帽上都有白日徽記,當下「我竊喜又安心,這是母親要我追隨的國軍。」高秉涵於是被編入第八兵團野戰醫院充當衛生小兵。

一九四九年四月廿日,共軍深夜強渡長江,國軍奉命撤退。高秉涵跟著國軍和大批來自各方哀號的難民,從蕪湖夜以繼日地步行,跋山涉水數千里逃抵廈門,年底再撤到台灣。

腿傷潰爛 流落台北街頭

苦行途中,高秉涵雙腿竟遭部隊滾燙的稀飯燙傷,逃難途中無藥可醫;傷處潰爛長蛆,差點截肢。當時高秉涵才十四歲,身材瘦弱,不合當兵體格要求,來到台北舉目無親,被迫流落街頭。

為了治病 考鐵路局小販

「我住在火車站裡,在車站東南邊的垃圾場和野狗搶食物;幸好撿了一件舊皮衣過冬,才沒被凍死。」拖著潰爛的雙腿,高秉涵走路一跛一跛,打掃馬路的婦人見他如此狼狽,好心建議:「孩子,你的腳非看醫生不可,你去報考鐵路局小販(限十五歲以下),就能去鐵路醫院治病了。」高秉涵順利到火車站賣便當,一雙腿也幸運保了下來。

過了幾天,高秉涵在火車站前巧遇渮澤第二小學校長李學光,他興奮地上前自我介紹:「我是第二小學的學生。」校長半信半疑。高秉涵拿出隨身攜帶的畢業照,校長很欣慰,帶他回家同吃住,力促他以當年的初中錄取證明書(同等學力)考上建中夜校半工半讀,最後就讀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成了開業律師,直至今天。

老共若來 「眠藥煮粥」

「逃難真的逃怕了!」七十四歲的高秉涵最懂安居樂業的可貴。在中美斷交危機時,許多人賣了房產移民海外,高秉涵告訴妻子:「台灣是我的家,我絕不離開;老共如果血洗台灣,咱們也不逃了!」他做了最壞打算,備妥高單位安眠藥,當老共真的上岸,就「把安眠藥煮在粥裡,大家吃了。」

回頭看,歷經家破人亡、三餐不繼和九死一生的艱困,高秉涵反而覺得一生豐富多采,「太陽」和「星星」也成了他心中難以磨滅的兩大印記。

會爺爺(001).jpg 

 

 

會爺爺1991年高秉涵(左)律師首次返回家鄉,右為堂爺爺。

圖記者曾吉松翻攝

【本文、照片摘至2009/06/22 聯合報/A9版/記者 鄭朝陽】
 

衍伸閱讀:高秉涵,半個多世紀的漂泊,只為了踏上回家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edant0511 的頭像
    redant0511

    我們是一群熱愛閱讀的紅螞蟻

    redant05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