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這門學問,老師沒有教.jpg 


認識生命是一個得與失的過程。追求但不迷戀,放下才是解脫。浪漫的背後是責任。分手時,放下愛才知愛的真義。合則聚,不合則散是天律。人生是拿取VS.放下、取VS.捨的智慧練習場。放下才是人生至高的哲理。減壓!現代人必學的一堂課。

本書彙集了婚姻、家庭、生活及事業等各個層面的成功與失敗事例,有根有據地闡明拿得起、放得下在我們的人生終將會起到多大的作用,使讀者讀完本書後,更加從容的面對自己的人生。

 

 內 容 試 閱

前言

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種心態,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一種減輕壓力的方式。禪宗六祖慧能的一首偈傳誦至今:「菩提本無數,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最拿得起、放得下的坦蕩胸懷,是人生最高境界!

當然,所謂「放下」是因為你有「拿起」。「拿起」在先,苦惱在先,「放下」才能得快樂。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都是先「拿起」再「放下」,循環往復的,孔子說:「放於利而行,多怨。」若我們心中「拿起」獲取回報的目的行事,求之不得,必然會心生怨恨,那麼,快樂何來呢?

讓我們學會拿得起、放得下的坦蕩,鑿會使我們心無罣礙,清淨空靈。當我們去做對別人的幫助、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無任何索取,不期求別人的感恩或愧疚,所以名與利皆成身外物,純淨的快樂自然就從心底升起了,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生命,就是一個得與失的過程

敗軍之將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軍的主將羅伯特在投降儀式上簽字以後,心情十分沉重。他默默回到維吉尼亞,避開了所有的公共集及所有愛戴他的人們。後來,他又默默的接受了政府的邀請,出任華盛頓學院院長一職。

應該說,羅伯特是明智的,他懂得:「將軍的使命不單單在於把年輕人送上戰場賣命,更重要的事教會他們如何去實現人生價值。」這情形恰如愛因斯坦所說:「一個人真正的價值,首先在於他在多大程度上和甚麼意義上從自我中解放出來。」

學習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納失去的事實,不管人生當中失去了些什麼,失去了多少,總是要讓自己的生命充滿了亮麗與光彩,拿得起又要放得下,不再為失去的感到可惜,不再為過去掉淚,在拿起與放下中反思。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曾經這樣學會愛情

愛情不是簡單的「1+1=2」的過程,他是戀人間相互理解、彼此禮讓的磨合過程。對於愛情有人深有感觸的說:「以相知而分手,以不知而結合。」的確如此,,情人們在熱戀階段,相互順應、遷就,往往給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就會變得比較隨意,使得彼此之間的拘束感蕩然無存,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也會開始變得分歧。然後,彼此之間就會發現對方的缺點越來越嚴重,以至於達到無法容忍的地步,於是只能分手。這樣的結局,難道是相愛的人希望看到的嗎?當然不是。那麼,情人之間是否應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彼此更加寬容一些、豁達一些,這樣的愛情是否就會更加久遠呢?

「好漢沒好妻、紅顏多薄命」此類的感慨大多出自有婚姻經歷的人之口。可以說,他們發出的是感慨,得到的卻是教訓,而留給後人也只能是此類警句。愛情是上天的恩賜,是緣分。他如一朵嬌嫩的花,需要細心呵護和培育。緣由天定,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事在人為,幸福要自己努力去爭取。當激情不再,紅顏老去時,我們是否應該放下那些纏綿悱惻,拿起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dant05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